新闻资讯
一家集幕墙设计、研发、生产、安装于 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集团型实体
电话:
(南京)
传真:0511-88038816
邮箱:jshfxz@163.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
镇江市丹阳皇塘工业园区
扫一扫 查看手机网站
Copyright © 江苏合 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适应经
济改革是我国玻璃业发展调整方向
分类:
行业资讯
作者:
2017/10/12 12:51
【摘要】:
一、我国玻
璃工业发展现状及产能过剩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
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汽车等
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为玻璃
工业提供了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加快了
玻璃工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
平板玻璃总量达5.77亿重箱(折合2885万吨);共有20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全球总量近50%。建筑玻
璃和技术玻璃总资产达1637.65亿元,其中平
板玻璃总资产为810.17亿元,从业人员12.28万人。
我国加
工玻璃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玻璃的安全性、节能性、美观性
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政策法规的推动,近年来
深加工玻璃发展迅速。特别是
安全玻璃和节能玻璃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2009年技术玻璃总资产达827.28亿元,首次超过了平板玻璃,已形成种类齐全、品种繁
多的深加工玻璃体系。
在肯定
我国玻璃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行业的
发展模式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部分企
业存在着不依据资源禀赋条件、不依据
经济发展水平或远超市场需求容量盲目求大求快;一些地
区违规下放审批权、多头审批、企业未批先建、边批边
建等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
全国2009年浮法玻璃产能已达6.52亿重箱;2010年在建项目(含搬迁)还有37条线,1.49亿重箱产能。如全部建成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不仅会引发恶性竞争,也会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
为抑制
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38号批转
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关于抑
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重
点提到包括平板玻璃的6个行业
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明确了
下步产业政策导向,提出了
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9条对策措施。对行业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审视半
年来的贯彻情况,可以看
到部分地区和企业对文件的贯彻力度不强和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件”下发之后,一些在
建项目紧锣密鼓加快进度,想赶在
清理上报之前点火投产;二是一
些生产线违背了文件所示“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
未点火投产项目进行清理和必须按照六部委文件和准入条件的要求经过认定后方可点火”的规定精神,在未经
认定的情况下继续点火投产,09年9月30日至年
底就建成投产了9条浮法生产线;三是在
建和拟建生产线仍然较多;四是有
些新上项目冠以“超白、Low—E”等名目,名不符实,存有虚假现象。为了杜
绝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必
须严格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认真搞
好企业自律和清理工作,强化监管,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此次产能过剩的凸现,其主要
原因应归结于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是由局部的盲目、无序和过度所造成,也是个
长期积累的过程。
对于过剩问题,行业内
专家及企业领导的认识、观点可
能并不完全一致。从工业生产领域来说,产品的
过剩还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而论,计划经
济容易造成短缺、市场经
济则容易导致过剩。今天我们行业戴上“过剩”的帽子,也可以说是一种“喜中之忧”。所谓“喜”是指我
们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拉动、国家相
关政策的正确指引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玻璃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进步;所谓“忧”是行业
目前的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成份。我们若
不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注重调整结构、不切实
转变发展的方式,行业的
发展就不可能健康持续。
二、加快推
进行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末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0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从整体经济形势看,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10年经济
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
国城镇化率还不高,仅有46%。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来预测,20年后我
国的城镇化率也仅相当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而城镇
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房
地产市场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
节能建筑对玻璃的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刚性的。因此在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玻璃工业依然还是一个充满朝气、有稳定
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迅猛发
展进步的中国玻璃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同时又
是一个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平板玻
璃当前又被国家列入过剩产业,低碳排
放愈益制约着粗放式发展,我们应
该认真而又清醒地审视谋划玻璃工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
变发展方式这个重大课题。
我国平
板玻璃总量已很大,约占世界总量的50%,但其价
值量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据报导
日本板旭子公司2008年营业额为75亿美元,与我国
平板玻璃全行业营业额基本相当;我国加工玻璃品种仅200余种,是发达国家的1/10。为此我
们必须要从粗放到集约,不能再
刻意追求数量和规模,应更加
注重依靠科技和提高员工素质,实现提
升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玻璃工
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要一
以贯之地坚持将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结构调
整既有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有组织结构的调整,在新任
务新形势面前都会有新的内容,不同的
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技术结
构调整应该以节能减排为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中国洛阳浮法技术”,围绕提
高浮法玻璃质量、节能、环保、增加新
品种等开展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能型、功能型产品。力争在“浮法玻
璃在线表面改性”、“全氧燃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效,浮法生
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尽快淘汰质量差、能耗高、污染重的平拉法(含格法)小玻璃。通过推
进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结构调整,逐步改
变我国玻璃工业“两高一资”的社会形象。
第二,产品结
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
展玻璃加工制品业。我国玻璃产品70%以上应用在建筑业上。玻璃产
品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特别是建筑业的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为导向。尤其要
注意研究建筑节能对玻璃产品的新要求,要促进
以满足建筑节能为主要市场的加工玻璃发展。
我们在
坚持以建筑业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同时,还要注
意研究行走工业(包括汽车、铁道、船舶等),以及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相关产业,还有光
伏发电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给玻璃工业带来的需求变化、趋势和机会。
延伸产业链,发展玻
璃深加工是玻璃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玻璃工
业不能仅仅限定在原材料工业,而应向制品工业发展,产业链要延伸、结构要调整,产业也
才有望占领价值链的中高端。从政策
上鼓励优质浮法和特殊品种的生产,支持大
型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玻璃深加工项目。我国平
板玻璃加工率仅占原片量的1/3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70%,相比之
下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更有巨
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
要做好
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推介,要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
图册等前期基础性工作做好。同时也
要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扩大市场。
第三,组织结
构的调整要以存量重组为重点。近年来
我国玻璃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重要原
因就是崛起了一批大企业。他们在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区域市场集中度,加快技术进步,以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
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玻璃行业前10家集中度仅为57%,距“十一五”70%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要结合
过剩产业的调整,进一步
加大行业并购重组的力度,支持大集团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当前行
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宜再放在新建生产线上,国家从
政策上支持对现有存量资产实施并购重组、调整和
企业的技术改造。
搞好行
业组织结构调整,将有利
于提高生产集中度,有利于
提高大企业的市场话语权,有利于
形成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
解决好产能过剩、价格背
离价值和行业效益低下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以
同样的数量规模实现工业增加值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我们提
倡在组织结构调整当中,企业特
别是大企业之间,既要有公平竞争,也要更
多一点合作和交流,避免在
一些市场趋于饱和地区的恶性竞争。要大力
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共同提
升行业发展的水平。
第四,自主创
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我国玻
璃工业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由
于洛阳浮法玻璃技术的发明、提高完善和推广。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在生产线的建设周期、投资规模、技术经
济指标等各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全国20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接近90%都采用
了这一自主技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
国浮法玻璃工业的发展都采取购买国外技术的话,我们发
展要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而且发
展的步伐绝对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又好又快的程度。这至少
是我国建材工业坚持自主创新结出丰硕成果最典型的案例,我们引以为自豪。
自主创
新应是全方位的创新,既可以表现为技术,工艺、产品等内容,也可以
表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还可以
表现为包括企业文化、制度、管理、组织、营销在内的管理创新。企业自
主创新实际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结合的全方位的创新。
在搞好
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更
加关注和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又可避
免重复建设这样一种优越性。国家今
年还要划拔专款,重点支
持企业技术改造。我们应
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
三、走低碳
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发展之路
低碳对
玻璃工业来说就是要追求以低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发展之路,实现绿色GDP的发展目标。
玻璃工
业属于国民经济中资源、能源依
赖型的原材料工业。其产业
基本特征是原料离不开矿物,生产离不开热工窑炉,有兼具“矿业”加“窑业”的产业特征。为此我
们必须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排
放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课题。
我国政府已经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实现这
一目标任重而道远。目前行
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重视
自身的环境治理,存在着
内部成本外部化的现象,这是短
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走低碳
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节能减排”;另一方
面要通过调整结构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大幅度
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降低碳强度。总结过去和瞻望未来,搞好行
业低碳排放的主要途经是:
(一)调整结构与节能降耗。调整结
构是提高能效水平的重要途径。近些年
我国玻璃行业由于逐步淘汰了“垂直引上”和部分“平拉法及格法”玻璃;浮法生
产线单线规模逐步扩大(从1995年430T/D提高至522T/D);大力发展深加工玻璃(我国平
板玻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9吨标煤,而加工玻璃不足1吨标煤)等重大举措,为节能
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污染物
排放及治理措施。随着部
分企业实施脱硫除尘治理及采用清洁能源和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淘汰落后产能等,预计至2010年可以实现“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但NOX减排将
紧迫地提到面前。
(三)富氧燃
烧与全氧燃烧技术。用空气
作玻璃熔窑助燃介质,有效助
燃的仅是空气中20%左右氧气,其余80%主要是氮气,不仅不
能助燃反而带走大量热量,降低熔窑热效率,而且在
高温下会生成污染环境的NOX,为此近
些年发展富氧燃烧和全氧燃烧技术。可提高熔窑生产能力,改善玻璃质量,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而且可
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环保。富氧燃
烧已在多家企业采用;全氧燃
烧技术在平板玻璃行业刚刚开始研发和酝酿试点。
(四)玻璃熔
窑余热发电技术。利用玻
璃熔窑排出的烟气余热发电,并将其
回用于玻璃生产,可提高
熔窑热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目前国
内已有多家采用,可满足生产线50%左右用电,节能8%左右。
(五)推广应
用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Low—E玻璃、Low—E中空玻璃。建筑节能是国家“十一五”十大重
点节能工程之一,目前我
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6%,在既有的440亿m2城乡建筑中有99%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的20多亿m2的房屋
建筑中大多也达不到节能建筑的要求。我国在今后10—20年内要保持国民经济8%左右的增长速度,将面临
着巨大的能源制约。建筑节
能将成为减轻这种压力,满足国
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随着国
家建筑节能战略的实施,Low—E玻璃等
节能玻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予计将是未来5年内市
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也是目前投资的热点。
(六)注重新
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
大规模开发利用,有效拉
动了太阳能玻璃的快速发展。用于太
阳能电池组件盖板的超白压延玻璃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30余条生产线;用于太
阳能电池基板的超白浮法玻璃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导电膜
玻璃等都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特别要
关注光伏建筑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述节
能玻璃和太阳能玻璃等深加工玻璃的发展和推广使用,不仅降
低应用领域能耗,还将成
为玻璃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有
利于降低碳强度。
我国玻
璃工业通过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
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结构调整;以发展低耗能、非耗能
产品产业和延伸产业链,发展深
加工制品为内容的产品结构调整;发挥大企业核心作用,实施行业的并购重组,加快组织结构的调整,所有这
一切都正在逐步改变我国玻璃行业“两高一低”的社会形象,一个现
代化的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型的产业将表征未来的中国平板玻璃工业。
关键词:
隐框玻
璃幕墙施工特点
下一篇: